探秘二十四节气中的“芒种”时节

  • 在线万年历移动端
  • 2025-11-25 05:54:02

芒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此时,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夏收、夏种的忙碌时期。关于芒种的起源,既有农耕文化,又有天文因素。

芒种的起源

从农耕角度来看,芒种时节标志着夏收夏种的开始。在这个时节,农民们开始收割小麦、大麦等农作物,同时也开始播种水稻、玉米等作物。因此,芒种被视为“有芒之谷类作物成熟”的标志。

从天文角度来看,芒种时节太阳到达黄经75度。这时,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夏季,日照时间逐渐增长,气温升高,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。

芒种的习俗

饮食习俗

芒种时节,饮食习俗丰富多样。民间有“芒种吃粽子”的习俗,寓意着祈福、驱邪。此外,还有“芒种煮青梅”、“芒种煮青梅茶”等习俗。这些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芒种的重视和敬畏。

活动习俗

芒种时节,各地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。如浙江的“芒种祭”,四川的“芒种赶山会”,河南的“芒种踩街”等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,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。

典籍与传承

探秘二十四节气中的“芒种”时节

《礼记》记载:“是月也,土润而温,草木繁盛。农事方兴,民则勤于农。”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芒种时节的景象。同时,《黄帝内经》也提到:“是月也,天气下降,地气上升,天地以生万物,草木以长。”这些典籍都为后世留下了关于芒种的宝贵资料。

探秘二十四节气中的“芒种”时节

在传承方面,芒种节气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。如今,我国许多地区依然保留着芒种的习俗。例如,山东的“芒种赶集”,江西的“芒种插秧”,广东的“芒种赛龙舟”等。这些习俗不仅让人们在忙碌的农事之余感受到节气的气息,也使芒种这一传统得以传承。

芒种,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时节。在这个时节,人们辛勤劳作,期盼着丰收的季节。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一美好的习俗,感受芒种的独特魅力。